版权及著作权声明

    本网站(www.noahkid.cn)上为版权及原创著作权所有人的文件,在此并未作任何授权。
    本网站上的文件仅限于为信息和非商业或个人之使目的使用,并且不得在任何网络计算机上复制或公布,也不得在任何媒体上传播。未经版权人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包括但不限于:以非法的方式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使用,否则版权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

版权人拥有对本网站的内容进行随时更改之权利,事前将不会另行通知。
版权人不保证或声明本网站展示的资料是否正确、全面或是最新数据。
本网站内的所有图片(包括但不限于插图、产品图等)、文字描述等,仅作为参考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不构成任何建议,非公司的任何承诺或要约。
本网站内的非原创作品,仅为知识分享,非用于营利目的。如果您发现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关处理。

诺亚舟幼教:所有家长:帮助孩子建立积极自我感,才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2024.09.26

  诺亚舟幼教:所有家长:帮助孩子建立积极自我感,才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幼小衔接◎你好,一年级!

1727312781769.jpg

  每一个学段的跨越,都需要学校、家长和孩子一起从身体、心理、习惯、知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准备,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孩子们迎来的是全新的开始。这一过渡期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增长,更是心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大转变。

  于家长而言,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项挑战,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教师,更离不开家长,家长扮演的角色独一无二,家长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

  如何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家长们在这个阶段能做些什么?跟随诺亚舟的脚步一起来学习吧!

  幼小衔接,重点关注这些方面

1727312784963.jpg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知识的衔接,核心是该年龄段幼儿怎样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为后续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有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中,主要包括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

  0 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帮助孩子建立对小学的积极预期,消除恐惧感。通过讲述小学生活的美好经历,激发孩子的向往之情。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新挑战,树立自信心。

  0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使其与小学作息相衔接。教授孩子独立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等生活技能。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自主阅读等学习习惯。

  0 3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

  主动与孩子的老师建立联系,了解孩子在园表现。积极参加家长会、家访等活动,增进对学校教育的了解。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帮助孩子建立积极自我感

1727312788015.jpg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面对新的环境、教师、同学,会经历不同于幼儿园的学习节奏,一些家长也会发现儿童出现不适应新环境、抗拒学习、上课时间坐不住等问题。

  处于幼升小阶段的儿童既敏感又渴望被认可,需要通过家校合作,科学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相比幼儿园的成长环境,小学校园会更为注重营造一种有规律的学习环境,这是实际存在的较大差异。面对这种环境上的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李敏认为,可以结合学段特点,从儿童学习特征的区别与联结入手对儿童在幼升小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

  0 1学前儿童的主要学习特征

  幼儿的学习更多的是接受外部的影响,因此首先展现出的特点是一种自在性。幼儿的自在性是最靠近天性一端,在这个阶段,幼儿更多的是接受学习,或者说是以一种本能方式学习。这种方式不依赖外在的强制和干预,而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展现出来。比方说,幼儿会有很多好奇心,喜欢问问题。

  自在性的学习特征有两个要点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注意,首先要尊重幼儿的本能。在接受学习阶段,成人不要赋予儿童太多的期望或者学习目的,也不用讲授一些十分专业的知识,因为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太能接受。

  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要对幼儿进行管理,管理的目的并不是训斥或阻滞幼儿做什么活动,而是在保护幼儿自在性,尊重幼儿本能的同时,防止幼儿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为(如,伤害自己或者伤害他人等)。

  第二个特点是消极经验的获得。这是学前教育阶段和小学教育阶段学习特征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消极经验不是负面经验,不是否定性的经验(如疼痛、委屈等),而是对生活世界的好奇——“不知道,不清楚,为什么?”

  消极经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幼儿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方式更多是通过提问来进行的。这个提问的过程,正显现着学习的自在性,也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需要强调的是,幼儿的消极经验有不可逆性,一旦经历某些负面事件使幼儿不敢提问,认为提问是一件不正确或者做起来有负担的事情,就可能损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阻碍其创新意识的发展。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十分重要。

  0 2小学儿童的主要学习特征

  进入到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呈现出同化学习的特点。成长到小学阶段的儿童,大脑有了更高水平的发育,儿童会通过不断的经历和认识,能够把外部的知识或道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同时,儿童也会在新的环境中遇见新的老师,建立新的同伴关系,儿童的学习也呈现出社会化的特征。

  因此,家长和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不仅要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脚手架,也要关联社会性学习目标,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性学习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树立社会责任感,发展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的能力等。

  具体而言,家长和教师需要重点帮助儿童在学校学习以及和同伴交往时养成良好习惯。

  一方面,尊重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耐心地帮助和陪伴儿童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努力为儿童提供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和实践性契机,丰富儿童对真实生活和符号性学习的体验;

  另一方面,主动给儿童创设友好的社会交往环境,可以借助一些集体活动帮助儿童相互认识,消除儿童进入小学的陌生感,促使儿童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小学生活。

  0 3幼小衔接期儿童学习的关键

  建立积极自我感是幼小衔接期儿童学习的关键。

  无论是学前教育阶段要保护儿童的自在性做好管理,还是小学教育阶段为儿童提供接触不同事物的机会,促进社会性发展,其主要目的和实现都在于要帮助儿童建立起积极自我感。

  积极自我感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拥有积极自我感的儿童和社会的联结会更加紧密。实际上,教育是否成功不完全在于儿童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他有没有获得积极自我感,即是否觉得“我行,我能行”。

  因此,无论是学前教育阶段还是小学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均应基于儿童在不同学段的学习特征,以鼓励表达、积极沟通、共同参与的方式,通过游戏活动、综合课程等途径,鼓励儿童提问、合作、实践,使儿童通过做事获得一种“我行,我能行”的积极自我感。

  具体而言,家长和老师可以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及的四个方面——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入手,发展儿童的积极自我感。

  首先,儿童在即将踏入小学时都会感到陌生和紧张,因此在身心发展方面,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儿童在这个阶段的情绪变化,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鼓励儿童主动表达不开心的事情,给予儿童缓解情绪的时间空间。

  其次,在生活习惯方面,要帮助儿童逐步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作息转变,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老师在学校要强调上下课时间安排,帮助儿童学会收拾自己餐具、整理自己物品,养成下课主动喝水、如厕的习惯。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儿童鼓励、表扬,让他们在做为自己负责的事情中收获认可。

  第三,在社会适应方面,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游戏和活动给予儿童彼此熟悉的机会,并组织儿童集体讨论班级事务,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老师要对儿童展现爱的呵护,通过真诚的微笑、爱抚和拥抱对儿童表示赞许和喜爱,给予儿童安全感。在同伴交往中,引导儿童互帮互助,遇到冲突时学会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利用合作任务增强儿童积极自我感的联结。

  第四,在学习适应方面,家长和老师应鼓励儿童学会观察生活,专注做事,主动提问。在日常生活和课堂教学中营造儿童敢说敢想的氛围,鼓励儿童主动参与、积极表达。

1727312794404.jpg

  不为孩子慢而焦虑

  但为孩子进而鼓掌

  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

  家长也是锤炼自我的成长历程

  在爱与智慧中,改变自己,优秀自己

  和孩子一起大声说出

  “你好,一年级,我已经准备好了!”

  内容来源:综合整理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